曹魏的政治与司马氏专政9
2012-01-19
网友
互联网
导读:曹丕,字子桓,生于汉灵帝中平四年(187年)。建安十六年(211年),曹丕为五官中郎将,做其父丞相操的副手。建安二十二年,立为魏王太子。建安二十五年(220年)正月,操死,丕继位为魏王。十月,丕代汉为帝,即魏文帝,国号魏,建都洛阳,丕先已改建安二十五年为延康元年,代汉后,又改是年为魏黄初元年。丕在位六年而死,寿四十岁。
第九章 曹魏的政治与司马氏专政一、曹丕、曹睿的统治曹丕,字子桓,生于汉灵帝中平四年(187 年)。建安十六年(211 年),曹丕为五官中郎将,做其父丞相操的副手。建安二十二年,立为魏王太子。建安二十五年(220 年)正月,操死,丕继位为魏王。十月,丕代汉为帝,即魏文帝,国号魏,建都洛阳,丕先已改建安二十五年为延康元年,代汉后,又改是年为魏黄初元年。丕在位六年而死,寿四十岁。曹丕原为操次子,他之最终被定为嗣子,还是几经周折的。他曾说:“家兄孝廉①,自其分也;若使仓舒①在,我亦无天下。”事实上,最危及丕太子宝座的,还是比他小五岁的同母弟植。史称丕:“年八岁,能属文,有逸才,遂博贯古今经传诸子百家之书。善骑射,好击剑。”②陈寿也说丕“天资文藻,下笔成章,博闻强识,才艺兼该”③。但曹植的文才口辩,更为突出,因之特受操宠爱。史言:“植既以才见异,而丁仪、丁廙、杨修为之羽翼,太祖狐疑,几为太子者数矣”④。根据“立子以长不以贤”的传统习制,丕居有天然的优势,操手下大臣拥戴丕的占多数,丕也想尽各种办法,争取为继承人。而植却未用全力追逐。史称:“植任性而行,不自雕励,饮酒不节,文帝御之以术,矫情自饰,宫人左右,并为之说,故遂定为嗣”④。曹丕在位六、七年中的政治措施,值得注意的约有以下数端:(1)颁布有利或关心庶民的诏令。如《文帝纪》载:(黄初)三年(222 年)秋七月,冀州大蝗,民饥,使尚书杜畿持节开仓廩以振之。(黄初)五年..十一月庚寅,以冀州饥,遣使者开仓廩振之。(黄初)六年春..二月,遣使者循行许昌以东,尽沛郡,问民所疾苦,贫者振贷之。《文帝纪》注引《魏书》载癸酉诏曰:近之不绥,何远之怀?今事多而民少,上下相弊以文法,百姓无所措其手足..广议轻刑,以惠百姓。《文帝纪》又云:(黄初)七年..夏五月,丙辰,帝疾笃..遣后宫淑媛、昭仪以下归其家。(2)禁止妇人、宦官、外戚干预政事。《文帝纪》载延康元年二月令:其宦人为官者,不得过诸署令;为金策著令,藏之石室。黄初三年九月甲午诏曰:妇人与政,乱之本也。自今以后,群臣不得奏事太后。后族之家,不得当辅政之任,又不得横受茅土之爵;以此诏传后世,若有背违,天下共诛之。(3)下诏禁止厚葬、淫祀。《文帝纪》载黄初三年:冬十月甲子,表首阳山东为寿陵,作终制曰“..吾营此丘墟不食之地,欲使易代之后,不知其处。无施苇炭,无藏金银铜铁,一以瓦器..饭含无以珠玉,无施珠襦玉匣..自古及今,未有不亡之国,亦无不掘之墓..祸由乎厚葬封树..若违今诏,妄有所改造,吾为戮尸地下”..。同书又载黄初五年十二月诏曰:叔世衰乱,崇信巫史,至乃宫殿之内,户牖之间,无不沃酹,甚矣其惑也。自今,其敢设非祀之祭,巫祝之言,皆以执左道论,著于令典”。(4)尊孔崇儒。黄初二年诏曰:昔仲尼资大圣之才,怀帝王之器..因鲁史而制春秋,就太师而正雅颂,俾千载之后,莫不宗其文以述作,仰其圣以成谋。咨!可谓命世之大圣,亿载之师表者也..其以议郎孔羡为宗圣侯,邑百户,奉孔子祀。於是令鲁郡修起旧庙,又于其外广为室屋,以居学者。黄初五年夏四月,立太学,制五经课试之法,置《春秋谷梁》博士。(5)下诏选用贤智之士。《文帝纪》载:(黄初)二年..初令郡国口满十万者,岁察孝廉一人,其有秀异,无拘户口。(黄初)三年春正月..诏曰:“今之计、孝,古之贡士也;十室之邑,必有忠信,若限年然后取士,是吕尚、周晋不显于前世也。其令郡国所选,勿拘老幼,儒通经术,吏达文法,到皆试用。有司纠故不以实者。(黄初)四年夏五月,有鹈鹕鸟集灵芝池。诏曰:“此诗人所谓污泽也。..今岂有贤智之士处于下位乎?否则,斯鸟何为而至?其举天下..德茂才、独行君子”。(6)制九品官人之法。《三国志》卷22《陈群传》言:曹丕为魏王后,通过尚书陈群的建议,制定了“九品官人”法。其内容即在州郡置中正,择本地之贤而有识鉴者为之。区别人物,定为九品(上上、上中、上下、中上、中中、中下、下上、下中、下上)。然后由吏部选用。但九品中正之制,并非丕一人突然决定施行,早在曹操当权时,何夔即向操建议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