导读:黄永胜,湖北咸宁人。1927年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,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土地革命战争时期,历任工农红军第一军团团长、第二师师长。参加了长征。抗日战争时期,历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六八五团团长,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副司令员、司令员,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第二旅旅长。解放战争时期,历任晋察冀军区热辽纵队司令员,热河、热辽军区司令员,东北民主联军第八纵队、东北野战军第六纵队司令员,第四野战军十四兵团副司令员,十三兵团司令员。建国后,历任华南军区、中南军区副司令员,广州军区司令员,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兼军政大学校长,军委办事组组长。是中共第八届候补中央委员,第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。
四、战争年代 黄永胜治军有术
黄永胜治军有术,尤善管理,颇有心得。将军曰,管理教育,犹如制作木桶,不但要把木板刨光刨平,外围还要上竹箍,不然桶还是散的,不能装水。这个“刨”就是教育,“箍”就是管理,两者密切结合,才能成为有组织的力量。解放战争中,四野部队南下时,黄永胜曾组织连以上干部言传身教行军中的管理经验,曰:“行军中的管理管什么理什么?衣食住行都要管,都要理。所谓衣,就是穿得舒服吗?鞋子合脚吗?袜子里线头有没有剪掉呢?包脚布包得好不好?所谓食,就是战士吃饱了吗?有没有吃生饭?饭里有没有沙子?有喝凉水的没有?所谓行,就是走的步子快慢恰当吗?起了风沙,风镜戴了没有?鞋子里有土,是否叫他停下来把土倒出来再走?所谓住,就是要看看地上湿不湿?铺草薄不薄?房子卫不卫生?有没有蚊子,怎样解决?”某日中午,太阳正毒。黄永胜至正在行进中的某团,召团长政委问:“为什么不休息?”答:“战士们不同意中间休息。”黄问:“太阳最大时休息好,还是太阳不毒时休息好?”继曰:“行军休息要注意保持战士体力,也要计算得失利弊,懂吗?”团长政委恍然醒悟,立即命令就地休息。将军又曰:“第一次休息要长一点,不能少于15分钟。”言毕策马而去。黄永胜曰,行军关键是要掌握好时间。要全部人马集合在一起再走,也是形式主义。步兵不应该和炮兵同时起床,这样可以避免一些疲劳。指挥员精确计算好出发时间,各部队就可以沿途加入行军行列。大部队行动掌握时间上稍微不注意,前面站几分钟,后面就要跑两个钟头。黄永胜潇洒于战场,亦潇洒于舞场。将军舞姿翩翩,风度迷人,建国后常便服出入广州高级歌舞场,酒酣舞热,乐而忘归。其时,将军任广州军区司令员。据云,林彪于“文革”中关于“大节与小节”之讲话,即指黄永胜。五、建国之后的黄永胜
建国后某年,黄永胜至深圳某部视察,入夜,于部队篮球场拉电灯跳舞。其时董必武于广州冬休,闻之大怒,急召将军回,主持召开由陶铸、黄永胜、詹才芳三人参加的党小组会。黄永胜闻讯,急找詹才芳将军求情:“你去和董老说说,让我过关,下次再也不敢了。”党小组会上,黄永胜连连检讨不迭。然而董老离穗后,黄又屡屡下舞场。黄永胜夫人项辉芳告余,1950年3月,将军与吴富善等3人,带3000元港币,擅自潜入香港,游览3天,后受中央通报批评和党内警告处分一次。项辉芳言,其时黄永胜诓之曰,我军将解放香港,受命先行入港侦察地形,约3日。项辉芳信之。3日后,不见将军回。项急找时任第十三兵团政委的赖传珠,问:“老黄到香港去了,怎么还没有回来?”赖大惊,问:“他怎么到香港了?”项曰:“不是你们组织上派他去的吗?”赖急报告军委。项辉芳曰:“当时,香港国民党特务很多,三位军级干部到香港玩,可是件大事。黄永胜他们回来后,大家才放下心来。”黄永胜下部队视察,喜与“捣蛋兵”交朋友。将军曰,过去我也是“捣蛋兵”,我懂他们的心思。某部某连一排三班战士张竹初为全连“刺头兵”。某年1月9日,黄永胜将军至该连视察,提出与张竹初交朋友。是年春节,张竹初即收到将军一封贺年信。“刺头兵”大为感动,由此奋发向上,被评为“五好战士”。中国元帅
开国大将
开国上将
- 朱良才上将
- 周士第上将
- 周桓上将
- 周纯如上将
- 钟期光上将
- 赵尔陆上将
- 张宗逊上将
- 张爱萍上将
- 叶飞上将
- 阎红彦上将
- 杨志成上将
- 杨勇上将
- 杨得志上将
- 杨成武上将
- 许世友上将
- 谢富治上将
- 谢富治上将
- 萧克上将
- 肖华上将
- 乌兰夫上将
- 韦国清上将
- 王震上将
- 王新亭上将
- 王平上将
- 王建安上将
- 王宏坤上将
- 陶峙岳上将
- 唐亮上将
- 苏振华上将
- 宋时轮上将
- 宋任穷上将
- 彭绍辉上将
- 吕正操上将
- 李志民上将
- 刘震上将
- 刘亚楼上将
- 李天佑上将
- 李涛上将
- 李克农上将
- 李聚奎上将
- 李达上将
- 赖传珠上将
- 黄永胜上将
- 洪学智上将
- 贺炳炎上将
- 韩先楚上将
- 郭天民上将
- 甘泗淇上将
- 傅钟上将
- 傅秋涛上将
- 董其武上将
- 邓华上将
- 陈再道上将
- 陈锡联上将
- 陈士榘上将
- 陈奇涵上将
- 陈明仁上将
- 陈伯钧上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