导读:刘震(1915-1992)原名刘幼安。湖北孝感人。1930年参加农民赤卫军。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。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1933年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一军手枪团排长,后任第七十五师二二五团连指导员,营政治委员。参加了鄂豫皖苏区第三、四、五次反"围剿"斗争。1934年11月任红二十五军七十师营政治委员。长征到达陕北后,任红十五军团七十五师二二五团政治委员。1936年任红十五军团七十五师政治
- 目录
- 刘震上将生平概述
- 人民解放军第三十九军首任军长刘震
- 刘震之子:父亲20多岁当上新四军旅长 被称“破寨大王”
- 刘震之子:徐海东大将曾表扬父亲“这个小鬼不错”
- 刘震上将:一生敢啃“硬骨头” 掌帅“东北猛虎军”
- 扎根淮海开花结果
- 指挥志愿军空军酣战朝鲜上空
- 为培养空军人才和边防建设殚精竭虑
刘震上将生平概述
1915年3月3日,刘震出生在湖北省孝昌县的小悟乡刘家嘴一农民家庭。 在贫寒的家庭环境里,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。1930年3、4月间,孝感东北部的革命运动迅猛发展,刘震在这个时候参加了赤卫军。在斗争中,刘震逐渐认识到共产党领导的红军是真正为穷人打天下的队伍。在这种思想的驱使下,于1931年9月加入红军,被分配到陂孝县红军游击大队当战士。1932年春,刘震被调到鄂东北道委特务4大队1分队1班当战士。同年8月,在河南光山柳林河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。1933年6月,中共鄂东北道委特务4大队改编为红25军手枪团,刘震在1分队1班当战士。1934年5月,担任224团1营1连指导员。1934年11月,红25军以“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”的名义,开始了长征。刘震从224团调到225团,任1营1连指导员。在长征途中,认真执行上级命令,率领部队完成了上级赋予的战斗任务。因在战斗中指挥有方,被任命为1营政委。1935年9月,红25军抵达陕甘革命根据地,胜利完成了长征。整编后,任红15军团第75师225团政治委员,带领部队先后参加了陕北劳山、榆林桥战役。 1935年11月初,红15军团和红军陕甘支队(即红一军团)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,次年2月,由红一方面军组成的“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”,东渡黄河,进行了东征战役。这时,刘震调到强渡黄河的突击团223团,任团政治委员。2月24日晚,东征渡河战斗打响了,223团以突击队为先导,他率1营为第一梯队,利用夜色掩护,从无定河出发,在山西石楼县贺家凹西北登岸。经激烈交火,先头部队占领了滩头阵地,次日拂晓,全团渡过黄河,尔后刘震率第223团转战晋西北。1936年4月,223团扩编为73师,刘震任该师政治委员。东征战役结束后,奉命到红军大学第一期学习。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发生后,重返红15军团,担任75师政委。 抗日战争爆发后,75师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第115师第344旅688团,刘震任政治委员。1937年12月,率部随344旅开赴冀西平(山)、井(陉)获(鹿)三角地区,伺机打击正太、平汉路之日军。次年3月,又奉命开赴晋东南,参加粉碎日军“九路围攻”的作战。1938年6、7月间,为了配合国民党军队粉碎日军对中条山的进攻,奉命率领688团3营600多人开进中条山。除配合国民党军队的作战行动外,刘震还支持发展当地群众性的游击斗争,并积极扩充部队,仅半年时间,就发展到近千人。中国元帅
开国大将
开国上将
- 朱良才上将
- 周士第上将
- 周桓上将
- 周纯如上将
- 钟期光上将
- 赵尔陆上将
- 张宗逊上将
- 张爱萍上将
- 叶飞上将
- 阎红彦上将
- 杨志成上将
- 杨勇上将
- 杨得志上将
- 杨成武上将
- 许世友上将
- 谢富治上将
- 谢富治上将
- 萧克上将
- 肖华上将
- 乌兰夫上将
- 韦国清上将
- 王震上将
- 王新亭上将
- 王平上将
- 王建安上将
- 王宏坤上将
- 陶峙岳上将
- 唐亮上将
- 苏振华上将
- 宋时轮上将
- 宋任穷上将
- 彭绍辉上将
- 吕正操上将
- 李志民上将
- 刘震上将
- 刘亚楼上将
- 李天佑上将
- 李涛上将
- 李克农上将
- 李聚奎上将
- 李达上将
- 赖传珠上将
- 黄永胜上将
- 洪学智上将
- 贺炳炎上将
- 韩先楚上将
- 郭天民上将
- 甘泗淇上将
- 傅钟上将
- 傅秋涛上将
- 董其武上将
- 邓华上将
- 陈再道上将
- 陈锡联上将
- 陈士榘上将
- 陈奇涵上将
- 陈明仁上将
- 陈伯钧上将